- · 《重庆科技学院学报》投[08/03]
- · 《重庆科技学院学报》数[08/03]
- · 《重庆科技学院学报》栏[08/03]
- · 《重庆科技学院学报》刊[08/03]
- · 《重庆科技学院学报》征[08/03]
曹操和朱元璋都搞军事屯田,为啥后来都维持不
作者:网站采编关键词:
摘要:古代军队作战,军粮是一大问题。 问题有二,其一是征用收集粮食很费劲。从农民手中征收上来,再转运到军队一线,时间长,流程多,还容易被人克扣。 其二是,从后方往前方运,
古代军队作战,军粮是一大问题。
问题有二,其一是征用收集粮食很费劲。从农民手中征收上来,再转运到军队一线,时间长,流程多,还容易被人克扣。
其二是,从后方往前方运,路途中消耗太大。特别是边境部队,一般都处在交通极不方便、人烟非常稀少的地域。转运粮食,一多半都消耗在路上了。
怎么解决呢?古人们想出了一个办法:军事屯田。
一、曹操屯田发了大财
关于屯田,汉武帝时期就搞过。《汉书·西域传下·渠犁》:“自 武帝 初通 西域 ,置校尉,屯田 渠犁 。”。屯田的意思这里再说下,就是政府提供农具和耕牛,让士兵和无地农民去垦种荒地。
所以说屯田和咱们想象的授田还不一样,屯田的前提是手里要有人口,空地还要有农具。屯田的第一次高峰东汉末年,准确的说是建安元年,曹操在许县试行屯田制度,当年“得谷百万斛”,
《三国志·魏志·武帝纪》:“是岁用枣祗 、 韩浩 等议,始兴屯田。”
因为效果不错,曹操正式在各地推行 《置屯田令》.屯田的主要方式有“军屯”和“民屯”。
当时具体操作是50人一屯,在废弃的农田或者荒地上重新耕种或者开垦。屯田的士兵则是“秋冬习战阵, 春夏修田桑”。
为保证屯田别变味或者被玩坏了,史书记载:曹操颁布“重(禁)豪强兼并”的法 令,禁止豪强兼并土地和控制劳动力,使得“流民归还,关中丰实”。不但在中央设立了“典农部”,专门管理屯田事务,在地方也设置专门机构来保证屯田的有序实施。
伴随着屯田的开展。原本因为战争而遭受破坏的水利,也逐渐得到恢复。可以说屯田的开展为曹氏统一北方提供了物质保障。
但是没有绝对完美的制度,屯田在曹魏后期开始逐步瓦解。
曹魏灭亡西晋建立后,于咸熙元年(264)宣布废除民屯:“罢屯田官,以均政役,诸典农皆为太守,都尉皆为令长”。把原来因屯田而设立的机构改为普通的行政机构,实际上就是下令废止屯田制。这种把原来的拓荒团变成普通行政区的做法当时被认为是善政,虽然军屯继续存在但是也很难维持了。
二、为啥曹氏屯田持续不下去?
其中一个原因是剥削太重,和一般的自耕农不同。以民屯来说,那些屯户耕作的土地不是他自己的。他们是被官府雇佣的。而军屯也是,那些种田军户也是相当于军队的佃户。所以他们交的不是税而是地租。
以曹魏为例:使用官牛者,官 6 民 4;使用私牛者,官民对分。所以这负担很重。
曹魏搞屯田的时候,社会上发生大规模的饥荒,百骨露于野,千里无鸡鸣,老百姓易子而食。在如此困难的条件下,曹魏屯田虽说剥削很重,但那个年代能有饭吃就不错了,管他地租多少。
但是随着社会的稳定弊端就明显了,曹魏对屯田军民户剥削越来越狠。原来的有耕牛者租一半、没耕牛的四成,变成了“持官牛者,官得八分,士得二分;持私牛者,官得七分,士得三分”。
辛辛苦苦种地,最后自己就能得到两成,这谁干呢。
除了种地外还经常被征发,本来经济就够吃紧的。还要去打仗,搞不好就应了曹老板的那句“你放心你的老婆我来养“。这种交钱粮多负担又重的活,军户们基本成了农奴。
更恶心的还有私吞现象。军屯采用的是军事化管理方式,缺少地方行政系统的监督。只要战争压力不紧,管屯田的军将们就胆大地私吞。战争时期尤其是靠近前线地区军屯生产效果不错,像魏晋时期司马懿还有邓艾等人军屯搞的不错。但是到了和平时期军屯就开始面临被私吞。所以在各种不保准的状况下就会出现军户大量逃亡的现象。
三、朱元璋也搞军屯
军屯现象,除了魏晋还有一个典型就是明朝。
在明朝初期,明军依靠卫所屯田,有效的控制了因战争遭到严重破坏的北方地区,还进一步把势力范围深入到辽东河西以及云贵。
关于明代的军屯,《大明会典》载:“军士三分守城,七分屯种。又有二八、四六、一九、中半等例。以辽东为例,洪武年间每军受田五 一亩, 每年纳正粮十二石, 收贮屯仓为本军支用, 纳余粮十二石, 做本卫官军律粮, 后减为六石。
根据记录来看当时辽东四万五千多名屯军上交的屯粮,不仅能供应军饷还有盈余。
在永乐初期时辽
文章来源:《重庆科技学院学报》 网址: http://www.zqkjxyxb.cn/zonghexinwen/2020/0803/339.html